脂漏性皮膚炎及症狀
脂漏性皮膚炎大多發生在皮脂腺分泌旺盛處,當皮脂腺分泌過量的油脂與皮屑,便容易形成讓皮屑芽孢菌*增生的有利環境,產生過多的代謝物,就容易導致皮膚的發炎反應。
病人會在皮脂腺分泌旺盛處出現紅疹脫皮的現象,常發生在眉毛四周、鼻翼兩側、下巴、胸前等處。嚴重的嬰兒甚至會在頭部出現黏膩的皮屑,俗稱「嬰兒帽」,隨著嬰兒逐漸長大就會逐漸改善。治療上醫師可能會使用抗真菌藥物搭配類固醇類藥物進行治療,一般配合醫囑多數不會產生副作用,痊癒後也須要避免過度清潔皮膚,導致脂漏性皮膚炎再度復發。
*皮屑芽苞菌是一種皮膚正常存在的真菌,型態類似酵母菌。
脂漏性皮膚炎進展
病人一開始會皮膚發紅、脫皮、頭皮搔癢、頭皮屑增多或是有黃褐色油膩的濕性頭皮屑等,如果遲遲未接受治療,可能導致禿頭。
脂漏性皮膚炎併發症
脂漏性皮膚炎大部分不會出現併發症,少部分病人可能會摳抓患部造成細菌感染,只要經過醫生診斷治療多半能有效控制。
脂漏性皮膚炎常見致病原因
脂漏性皮膚炎是皮屑芽孢菌或和它同類的真菌過度增生時,產生的代謝物造成皮膚發炎。造成增生環境的因素包括:
- 荷爾蒙:主要發生在嬰兒身上,由於母親荷爾蒙的影響,皮膚油脂的分泌會特別旺盛,脫屑的情況會從臉、頭皮、蔓延至脖子、腋下到包尿布處。有時整個頭皮都是黃黑色的皮屑,又被稱為「嬰兒帽」,通常當嬰兒出生後3-5周最為嚴重,母親留在體內的荷爾蒙逐漸消失,脂漏性皮膚炎就會逐漸痊癒。
- 生活習慣:熬夜、壓力大、愛吃刺激性食物(如:油炸、辣、重口味),都可能引發脂漏性皮膚炎發作。
- 過度滋潤:病人臉上的乾裂脫皮,屬於皮膚發炎導致的「油性脫屑」,極端的溫度、濕度或者外在環境突然變化,都會加重病況。
- 神經性疾病:有些神經性疾病容易引發脂漏性皮膚炎,例如:巴金森氏症、癲癇等,但目前此機制尚未明瞭。
- 免疫低下時:當免疫力低下時,尤其出現在免疫缺乏相關疾病中,例如:愛滋病人,不只容易引發脂漏性皮膚炎,還容易造成比正常人更嚴重的症狀。
脂漏性皮膚炎種類
成人型的脂漏性皮膚炎:常發生在中年約 30-40 歲間,其涵蓋的時間從青春期橫跨到老年人。常見症狀是頭皮搔癢或頭皮屑,臉部與皮膚皺摺處可能都易產生皮膚搔癢、紅腫,伴隨皮屑產生。
- 嬰兒型的脂漏性皮膚炎:約從2 週大開始發生,與成人型不同在於,嬰兒會在頭皮或臉部出現厚厚的黃色乳痂,有些人會俗稱油頭。此外,也可能在脖子與包尿布處發現黃色皮屑,通常嬰兒到3-12個月後就會自然消失。
脂漏性皮膚炎預防重點
- 養成良好作息,減少生活中的壓力。
- 飲食上也應清淡,使用單純無刺激的保濕產品,可以使用去頭皮屑的產品洗頭。
- 避免洗過熱的熱水澡刺激皮膚,不宜過度清潔皮膚,並要注意防曬。
脂漏性皮膚炎治療
治療脂漏性皮膚炎醫師一般會用「類固醇」與「抗真菌藥」。無論症狀嚴重或輕微,任何類固醇藥物都不宜在同一部位連續使用超過1個月。
脂漏性皮膚炎照護重點
- 脂漏性皮膚炎病人在治療時需配合醫囑完成整個療程,因治療常用類固醇,許多病人可能會擅自停藥,反而產生副作用,導致病情不斷復發。
- 使用特定專業保養品保護皮膚,降低復發率。不要過度清潔。